如果我說,在台灣,電商發展的過程中什麼商品會賣,其實都是被物流掌控著,你可以接受嗎?其實,物流基礎建設對電商的影響遠比想像中的大,絕對不只服務面而已,歡迎繼續看下去。

第一梯隊:旅遊商品(2000-2005)
由於年代久遠,先幫助大家回想一下:那時美國正在經歷網路泡沫化、CPU剛進入Pentium III,台灣的運輸體系還是郵局獨大,包裹的運費高且大概都要等個2-5天,對買賣雙方來說網購的體驗普遍都很差,更別提金流上的信任感尚未建立。根據當時國外的經驗,普遍認為金融跟教育這些無須物流的產業,是最適合發展電商的題目;
而一群有遠見的人,發現旅遊是低物流需求的產業,行程確認單或代轉都可以以郵件寄送,且由於是計畫性消費,對寄送時間較沒有要求,物流干擾程度低。另外,由於過往旅遊是價格透明度極低的產業,常常是透過牛頭(聽不懂的年輕人,你就把他當作是旅行團的主揪吧)或里長糾團成行,這些人幫忙報名就賺個八千一萬的時有所聞,而當旅遊商品被明碼標價放到網路上時,最先消失的就是這群個體戶,消費者轉而向網路旅行社直接下單。也因此,網路旅行社成為最快損平的電商族群。

第二梯隊:3C商品(2002-2008)
在這個階段,黑貓跟大嘴鳥等宅配業者陸續投入市場,針對包裹提供更便宜且更快速的運輸服務,這時出現了好幾個以3C為主的電商平台,且實現了損平。除了物流降低營運成本提高消費者體驗外,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:
1.這時因受到電腦普及率跟應用方式的影響,主要使用者以熟悉資訊產品的人為大宗,剛好是3C商品的TA;
2.3C商品的價格彈性大(即價格小比例的下跌會帶來大比例的需求數量增加),加上網路的透明度更加乘了這個效果,所以只要做一些促銷活動,很容易就能帶動營業額。

第三梯隊:女性商品(2006-2014)
這時期在物流業最大的變化,就是電視購物的猛爆性成長,帶動了倉儲與車輛的大量投資,大大提高了物流服務的質與量,對於材積較小、單價分布廣、購買頻率高的服裝鞋包美妝商品,以及注重服務感受的女性消費者來說,絕對是好消息。此外還要兩點值得注意:
1.電腦的使用和效能在這時到達成熟的平原期,女性與男性在電腦的應用上差異已經不大了;
2.不管是美國、日本或台灣整理出來的數字,現今女性的電商貢獻度都在八成左右,所以當時女性消費者的加入,無疑為電商的成長插上了翅膀!

第四梯隊:生活用品(2007-2014)
生活用品的特性是低毛利(相較於女性商品)與低單(相較於3C商品),所以在早期轉單模式(平台接單後轉交供應商出貨)時,需要買大組數的相同生活用品才可以分攤掉運費成本,但相信沒人想在家中囤積各種生活用品吧,也因此在這時間點之前生活用品的電商營收一直不高。
然而2007年PChome推出24小時到貨的服務突破了這個困境,因為要完成24小時到貨需要從轉單模式轉為入倉模式(供應商預先將商品入到平台的統倉由平台負責出貨),而統倉的出現則可以提供消費者自由任選的服務,也就是消費者不用再下50條抹布跟10個馬可杯兩張訂單,而是可以下一張2條抹布加1個馬克杯加一條口紅加一支隨身碟的訂單,因物流升級帶來的便利不言可喻,也難怪後來大潤發的主管朋友會表示PChome確實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家用品營收。

第五梯隊:生鮮是你嗎?(2015-)
電商好做的能做的題目都做得差不多了,於是有人發現,生鮮電商不是一片藍海嗎?事實上中國更早注意到這個市場,把2012年視為中國生鮮電商元年。
然而頭洗下去才知道,物流的基礎建設對生鮮實在太重要了,無論是生產、運送、儲存、撿貨理貨都大有學問,所以時至今日,即使台灣許多大型Players都加入這場戰局,局勢仍然渾沌。不過呢,風險越大收穫越大,冷鏈物流的影響日趨明顯,後續發展肯定精彩可期唷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貓鼻子 的頭像
    貓鼻子

    貓鼻子的寫字樓

    貓鼻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