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鮮電商既然又被稱為冷鏈電商,代表對生鮮電商來說,物流有多麼重要,絕對值得分主題、分角度、分層次去深入討論;先說在前面,這篇純粹是以物流架構的角度分析而不是經營模式,例如外送不在這六種裡面,是因為它在物流架構上屬於倉店合一模式的一環,所以切入角度不同,要避免混為一談。

分類的標準
在談有哪幾個種類之前,必須要先談分類的標準,既然是物流架構的分類,那標準自然是與物流直接相關:
1.銷售者是否有倉:一個電商業者是否有倉庫,決定了該業者對物流的看法及投入,擁有自有倉庫管理幅度自然大幅增加,絕對是重要標準;
2.是否有衛星倉:會考慮除了統倉外,再增建前推的衛星倉,要不是面臨廣大的配送地理環境,要不就是想要在配送效率及品質上再加強,當然,提升服務品質需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;
3.是否有店面:這裡的店面分成兩種狀況,一是衛星倉跟店面合一,二是衛星倉跟店面分開,如果是第一種狀況,不管是以倉做店或以店代倉,因為倉址選擇的考慮點不同,租金成本會比純倉庫高很多。而不論倉店是否分開都包含在這個標準裡;
4.消費者是否需要移動:這點常被忽略。其實在消費的過程中,部份的消費者是可以接受自助式的服務的,不論接受的原因是因為節省費用、生活型態或是消費習慣,在物流上都會造成變化,所以必須列入考慮。

六種物流架構
根據以上四個標準,可以將現有的生鮮電商業者,區分成以下六種物流架構:
Untitled Diagram (1).jpg
1.轉單模式:傳統的電商物流模式,平台接單後由供應商直接出貨給消費者,優點是上架商品數無極限、物流佈建成本幾乎為零、只要物流商有提供服務的範圍就配送的到,缺點是配送時間不好掌握、商品品質無法把關;
2.統倉模式:PChome之所以能做到24小時到貨,就是使用統倉模式,優點是能掌握出貨流程、消費者可以少量多樣組合訂單內容、配送範圍廣,缺點是仍有一定的配送距離跟時間;
3.O2O模式:消費者網上訂購再到店頭取貨,通常是由現有實體店家兼著經營,優點是可利用實體原有物流體系、省掉最後一哩的成本、簡單做到網路與實體同價,缺點是受限於店面空間商品選擇少、消費者要自行負擔皮鞋成本;
4.前置倉模式:為了將配送時間壓縮到極致,所以在靠近消費者的地方設了出貨點,好處是出貨效率高,缺點是商品數只略多於有店面的模式、物流佈建成本高、每個衛星倉服務範圍小;
5.倉店合一模式:會採取這個架構可能是想多方面的利用前置倉,抑或是本來就有大量的店面想多方面的利用,優點是出貨效率高、店頭/倉庫有機會在財務上自給自足,缺點是商品選擇受限於店頭、佈建成本為六種物流架構之中最高的、服務範圍同前置倉模式一樣小;
6.社區團購模式:台灣的FB購物社團多屬這個模式,由主揪集單,向供應商下單,供應商送到主揪的倉庫後,消費者再自行領取,優點是物流佈建成本較低、上架商品數要多少有多少,缺點是下單後配送時間難掌握、消費者取貨時間的不一定也造成迴轉率問題。

物流架構的優劣
如果想比較這些架構的好壞,只能說『看狀況』,因為每種模式都有表現很好的生鮮電商。至於要看什麼狀況呢,包括所在區域的基礎建設、人口密度、收入水準、法規限制、資本投入等,都會產生影響,但從台灣現存的生鮮電商來看,大都與策略或環境脫鉤,而與組織的資源和發展過程密切相關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貓鼻子 的頭像
    貓鼻子

    貓鼻子的寫字樓

    貓鼻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